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我在一本老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被其霸气的标题吸引了目光——《没有不能造的桥》。定睛一看,3个苍劲有力的手写体签名映入眼底,原来作者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这篇发表于1979年的原创文章,把我带入到深远而厚重的桥梁世界。
在文章的指引下,我以科学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了茅以升纪念馆,见到了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老师。茅老师将故事娓娓道来,它们就像动画中的一幅幅原画浮现在我眼前,串成了一部中国桥梁发展的长卷。科学家立志报国、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碧血丹心,和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不懈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
千年前的中国光芒四射,以造桥闻名于世。洛阳桥、赵州桥、卢沟桥……一座座桥梁架起了文明的通途。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叹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这里,中国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百年前的中国,在黑暗风雨中飘摇,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造桥技艺,在西方强大的工业技术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外国人垄断了大型桥梁的建造。建造郑州黄河大桥的是比利时人,建造济南黄河大桥的是德国人,建造蚌(bèng)埠(bù)淮河大桥的是英国人……中国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国土上建造大桥,这是何等的屈辱!
著名革命家黄公略先生说:“人类总是要由黑暗走向光明的,我愿做这只追逐光明的太阳鸟。”年轻的茅以升便是追逐光明的太阳鸟。他对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状况很痛心,发愤读书,立志在桥梁事业上为祖国争一口气。在美国留学攻读桥梁专业时,他师从美国工程界著名专家。老师对茅以升非常器重,希望他能留校任教,为他开辟了一条通往教授的通途。茅以升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来美国学习不是为了当教授,是为了祖国造桥。”
他所做的,也正是他所想的。茅以升燃烧自己的生命来推动中国桥梁建设的发展。1934年,中国迫切需要在钱塘江建造一座大桥,用来打通铁路、保家卫国、造福人民。但自古人们就说钱塘江没有底,更不用说在上面建造桥梁了!茅以升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发明了许多新的施工技术,解决了一连串的技术难题,终于建成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它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茅以升不仅留学归国建设祖国,还常以科技文化使者的身份访问英、法等国家,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着留居国外的知识分子。他发出“报国有门”的召唤,为大洋彼岸的华夏子孙架起报效祖国之桥。
今天,当我穿行在港珠澳大桥上时,我知道,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凭着精湛的设计和高超的技术,为世界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今天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东方。她的背后有无数像茅以升爷爷这样的“火炬手”,他们打破封锁、冲破黑暗,发奋图强、点燃希望,奠定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为中国注入了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我要成为一名像茅以升爷爷那样的科学家,用桥梁之光照亮中国、照亮世界。
(责任编辑/江琴;文字编辑/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