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惑行动(作者:单禹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来源于:单禹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发布时间:2024-11-01 15:20:51
    小字号
荧惑行动
单禹涵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现在是公元2199年,150年以前,人类已经在月球轨道建立了空间站,从月球提取的氦-3能源一部分运回地球作为清洁能源使用,一部分从月球轨道运送到火星作为火星基地开发的能源补充。为了探索宇宙,以及开发人类的第二家园——火星,各国都将最精英的科学家和航天员派送到了国际宇宙航天基地,希望借助全人类的力量来完成家园迁移的壮举。
        马尔斯,国际宇航基地青年储备人才,他的名字源自火星的英文:Mars,他的父母是第一批被派往火星的科学家,逗留在火星已经10多年了,一直在火星上进行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16岁的马尔斯沉默寡言,却拥有过人的智慧和天赋。他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给他讲火星的故事,告诉他人类第一次登陆的惊心动魄,也告诉他中国“荧荧火光,离离乱惑”的古代传说。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马尔斯自小就把人生目标瞄准了遥远的深蓝,他训练刻苦,凭着过硬的本领赢得了队友的信任和依赖。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探索的星际时代,每项任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一切的平静。这个意外关乎马尔斯的父母,此时他们正带着一队科学家前往火星的南极冰层,100多年前的火星探测器就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液态湖,对于生命进程和演化来说,这是一个能突破人类生存限制的发现,科学家们想要通过对液态湖的研究,来发现和火星生命起源的关系。但在途中,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将他们困在了南极冰层,物资储备只能够他们支撑7天,所有的救援设备都无法在这场沙尘暴中动弹。
        地球收到断断续续的求援信号,紧急救援的计划立即启动。但此时的宇航基地里,所有的资深航天员都已经派遣到各处执行任务,只留下一批储备精英,他们虽然经历了模拟训练,但从未真正踏上太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马尔斯挺身而出,率领了一支小分队,开始了可能有去无回的救援行动。
        马尔斯和他的小分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救援行动的第一步是要能顺利抵达火星。在过去,登陆火星需要借助火星冲日的最佳时机,那时太阳、地球和火星汇聚在一条直线上,火星距离地球最近,而这个时机在2年里可能只有1次机会。而现在,量子物理的发展和宇宙负能量的发现,借助量子引力已经可以通过虫洞实行宇宙穿越。不过虫洞的位置却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马尔斯经过精准地计算,在月球轨道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但在穿越过程中出现了些许偏差,他们惊险地降临在了火星的北半球。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4天,他们必须躲避沙尘暴,翻过塔尔西斯高原,横跨奥林帕斯山脉,穿梭火山洞穴。这看似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马尔斯知道,如果不能顺利到达,他的父母和许多科学家就面临着灭顶之灾,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旅程在火星上拉开帷幕。
        他们驾驶着两辆火星车前进,这是最新研发的可用于恶劣环境中行驶的车辆,配备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生命维持装置,以及必要的科研和救援装备。
        “检查一下所有系统,注意保持平衡。”马尔斯的声音通过车辆间的通信设备清晰传达。奥林帕斯山不仅是火星表面最高的火山,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在火星红色的天幕下,它像一位沉睡的巨神,巨大无比的身躯横亘于荒凉的星球表面。山脉的斜坡缓慢上升,仿佛无尽的天梯,通往未知的天际。当他们终于越过奥林帕斯山脉的顶峰,远处展开了塔尔西斯高原的辽阔景观,一片广袤的地带,布满了锐利的岩石。马尔斯带领着火星车,稳稳地在崎岖不平的地面上前进。 
        突然,一阵沙尘暴袭来,视线几乎为零。“启动沙尘防护罩,开启过滤系统,寻找背风处,减少机械损耗。”马尔斯冷静地指挥。
        沙尘暴没有减弱的趋势,时间却在一点点地流逝。马尔斯当机立断,决定改变计划,“我们得冒一次险了,科考队曾经在这片区域发现过火星洞穴,我们拼一拼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出路。这媲美12级台风的火星沙尘暴上次可刮了3个多月才停的。”他们艰难地在尘塔状的风暴中依靠导航前行,终于找到了洞穴的入口。火星车的灯光在昏暗的洞穴中投下长长的阴影,为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洞穴内部的温度变化和岩石的不稳定性要求他们保持极高的专注力。马尔斯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环境,他似乎听到一阵细小的咔嚓声,抬头一看,一块巨大的岩石从洞顶松动坠下。“小心!”他大声喊道,猛地打方向盘,仿佛走了个S弯急转,化险为夷。
        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每个人都保持着最高的警惕性。车辆行驶了3天,往南一直开,队员们轮流休息,大家相互鼓励,终于看到了出口的亮光。当他们驶出洞穴,眼前展开的南极冰层的景色令人震撼,导航定位重新连接上,原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到达了救援的目的地附近。
        滋啦...滋啦...通讯器有了动静“我们在这...”“...前方2点钟位置”。从断断续续的只字片语,到完整的讯息传递,他们发现了被困的科学家探险队!他们救出了被困的科学家队伍,马尔斯也来到了10多年未见的父母身边,曾经还在咿呀学语的孩童,如今已经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航天员。
       “孩子,你已经这么大了,是能为梦想坚持的探索者了。”父亲的声音哽咽而坚定,母亲紧紧握着儿子的手,笑容璀璨。
       马尔斯意识到他的成长和奋斗,不仅仅是个人的旅程,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传承。是这些无私的科学家,在这片星辰大海中,让每一点光芒都能去照亮未来的道路,让每一次探索都能让人类更接近宇宙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