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课题名称 | 岩石的风化过程 | 完成时间 | 2022.09.11 |
负责人姓名 | 元柘深 | 学 校 | 北京理工附中分校 |
年 级 | 初一 | 课题导师 |
|
(以下部分请用正文宋体 小四,可配合图片) | |||
1.研究目的(Objective) | |||
围绕门头沟区灵溪地质公园,主要就了解岩石的风化过程展开研学考察。通过学习,了解岩石风化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岩石风化的过程,以及什么原因,造成了岩石风化。 | |||
2.研究方法(Methods) | |||
(重点说明解决上面科学小问题的基本方法,建议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利用如厘米尺、地形图、地质图等实地测量一些数据。例如:岩矿标本的鉴别与实验。可以附上在野外测量数据的小器具和场景等) 一、实地考察 9月11日,跟随《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举办的“少年地质学家养成记|畅游北京灵溪风景区 感悟地质奥秘”研学活动,走近灵溪风景区,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苏德辰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天的地质考察之旅。苏老师带领我们一路辨别不同的岩石,并为每位科学小记者发了刻度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岩石的构成,识别地质岩层中的节理、地质剖面的观察与测量。
在蜿蜒的小路上,有一处岩石中出现了很多球形的岩石,吸引了我的注意。苏老师告诉我们,它就是特殊的风化作用形成的,也称为球状风化。球状风化多发生在厚层砂岩和块状岩地区,硬度较高,结构均匀且受节理切割比较强列的岩石形成的球状风化。此处我们看到的岩石为“长英质”火山岩,是很珍贵的地质现象。
继续往前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千佛崖。苏老师说,这是由于对面高山上的岩石被纵横交错的节理切成块状地貌,经外力风化后,节理缝变宽,岩块棱角被破坏,这也是典型的岩石风化现象之一。
二、科学实验 模拟昼夜温差,探索岩石的变化原因。通过加热砖块模拟岩石被太阳暴晒的情况,将加热的砖块放入冷水中,模拟岩石的昼夜温差变化情况。 三、查询资料 在跟苏老师学习的基础上,回家我又上网,就“岩石风化的过程”“岩石风化作用按其性质”进行了进一步查询。我学习了解到了:岩石经过长年累月、不同条件下的风化,不同的岩石形成了不同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也造就了不同的易碎性、表面积、形态。岩石风化作用按其性质:根据分解的原理,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物理风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岩石风化)
| |||
3.关键数据和科学解释(Results) | |||
岩石风化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引起岩石破坏的外界因素有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作用、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 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理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
| |||
4 .结论(Conclusions) 通过本次研学,我了解到大自然中,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都会对岩石起到风化作用。 北京西山拥有异常丰富的地质现象,是中国地质学的发源地。而灵溪更是集聚了各种地质奇观。这里山峦起伏,峡谷夹于两山之间,山谷之中怪石密布,草木葱郁,流水潺潺。通过本次地质研学,我看见到恐龙时代的洪水遗迹,又见到现代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崩塌、生物风化等地质现象,让我增长地质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切身感悟到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和伟大。
| |||
5.导师结论(Teacher evaluation) | |||
野外考察与室内文献查询、资料整理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能够结合野外观察有目的地查阅资料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