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命的庇护所
作者:张备彦 北京市文汇中学
第三站 腾冲——追寻火山的足迹
大部队上了大巴车,前往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的腾冲。腾冲是一块火山熔岩台地,是一个火山的世界,这里坐落着众多火山。因此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著名的温泉“热海大滚锅”便是其中的代表。火山喷发后,喷出的岩浆堵住了水流动的“脚步”,形成了火山堰塞湖,北海湿地就是其中的代表。腾冲的文化也十分特殊,这里不像云南的大多数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这里以汉族为主,保留了众多原始、独特的汉文化。明朝洪武年间,为维护边境稳定,朱元璋将汉族士兵迁到腾冲,造就了现在的腾冲汉文化。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这里为“极边之城”,可见当时腾冲的偏僻。 来到腾冲,这里的海拔明显高于百花岭,鸟类种群也发生了变化。北红尾鸲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黑喉红尾鸲和蓝额红尾鸲。家燕和斑腰燕也寻觅不得,反倒是一种毛脚燕漫天飞舞。酒店边上有一条小河,许多白鹭在水中觅食,仔细一看,竟然全是中白鹭。在腾冲,东部地区少见的中白鹭反而变得常见,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感觉。蓝额红尾鸲
下午,大家去体验制作土陶。来到村子里,这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陶器,房前屋后堆满了瓶瓶罐罐,家家户户都有烧制陶器的窑。我们体验的是孙家的土陶,他们家的陶器精美且实用。经过他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因为这个小村子交通不便,所以千百年来这里的文化都没有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导致这里的制陶技术依旧使用的是原始的手法。 如今手机、互联网应用广泛,村民们通过抖音等平台线上直播带货,让这里的土陶技艺为世人所知。为什么交通如此不便利呢?原来,高黎贡山是一座年轻的山脉,土质疏松,火车和汽车无法穿越高黎贡山。目前穿越高黎贡山的铁路和公路还在修,但总是面临着漏水的问题。一旦铁路和公路修通,腾冲城到保山市区的通行距离将会减少大半。现成的陶泥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让陶泥的底盘旋转,用手给陶泥塑形。经过半小时的工夫,我把这块陶泥捏成了杯子的形状。接下来,这些陶器半成品将放入窑中烤,成品将会在我们返回北京后邮寄过来。
这片村子到处都弥漫着原始的气息,有一面奇特的墙,是用烧制失败的陶器碎片拼成的。摸起来,有的地方还有点扎手。棚子的阴影下,有几片水池,这里是村民们生活用水的来源地。由于长期用于洗菜、洗涤衣物,水底杂乱不堪,所以定期有人来打扫。这里的鸟也十分平易近人,黑头金翅雀结伴在我们眼前飞来飞去,蓝翅希鹛就在人家窗台上的花丛中觅食。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美好。
晚上,我们品尝了一道腾冲特色美食——大救驾。传说在清朝初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皇帝逃亡到滇西,饥渴难耐。找到一户农家,主人把家中最好的食物如饵块、火腿、青菜等炒在一起,皇帝吃后赞不绝口,称是“救了朕的大驾”,因此得名“大救驾”。说白了就是腾冲的大杂烩,各种食物的香气汇聚在一起,确实是一道美味。
自古以来,云南地区一直不太安定,其中云南最艰难的时期当属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1月,日本入侵缅甸。应英国政府请求,也为保护滇缅公路,中国政府以精锐之师组成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3月出师缅甸抗击日寇。其间,经过多轮战役,于1945年1月28日,远征军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胜利会师,标志着滇西抗战取得全面胜利。
此次,中国远征军投入兵力16万人,伤亡失踪近7万人,歼敌2万余人,先烈们为了云南,为了新中国,不惜付出惨重的代价,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最终,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月18日早上,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国殇墓园,为烈士们敬献花圈。三次鞠躬后,我们怀着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缓缓离去。望着漫山遍野的石碑,脑海中想象着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厮杀的场景,心情沉重。国殇墓园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坟头,这是一个“倭冢”,埋葬着日本侵略者,希望他们罪恶的灵魂永不再危害人间。
那天下午,我们来到了和顺古镇,这里是一个汉文化小镇。白墙黑瓦,工整的楷书,汉族传统服饰,无不显示着这里的汉族特色。许多在内地已经衰弱的汉文化,例如油纸伞、皮影戏、古法造纸和土陶等在这里依旧兴盛,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里还有当年西南联大的影子,那些图书馆、游泳池述说着近代这里的样貌。神奇的腾冲,独特的文化令我陶醉。
2月19日,我们前往热海景区。因为处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的结合部,高黎贡山地区岩浆活动异常活跃,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火山和温泉资源。腾冲正是这样的一个火山的世界,熔岩翻滚,热浪沸腾。“热海大滚锅”这几个字显眼无比,它的前方是滚烫的,咕嘟咕嘟冒泡的温泉。温泉水呈现出美丽的海蓝色,像是深深嵌入土地中的蓝宝石。温泉上方水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可与温泉中的神灵对话。
这口温泉的出水口水温达到了惊人的98摄氏度,危险性不言而喻,但正是因为它的美丽和不可靠近,才造就了“热海大滚锅”的魅力。这里有温泉煮鸡蛋。我曾经在长白山吃过,因为长白山的水温不高,所以蛋黄没有完全熟透,但十分美味。这里就不一样了,水温很高,所以味道跟普通的水煮蛋没有什么区别。黑胸太阳鸟
下午,我们将前往另一个火山形成的景观——北海湿地。由于岩浆阻断了水流,水逐渐汇集起来,形成了徐霞客口中的“海子”。火山喷发后肥沃的火山灰一直在湖面上飘着,许多植物在水上长了起来,形成了有趣的草排。看似是一个个水中小岛,实则是一丛丛水草。 这里也生活着许多鸟,最著名的也是最常见的便是“世界最美水鸟”紫水鸡。它们是这里的主人,成群结队的在草丛中觅食,仿佛一朵朵蓝紫色的花朵在草丛中绽放,使人惊叹,使人称奇。除了紫水鸡,这里还有大量的赤麻鸭和骨顶鸡,它们是我非常熟悉的水鸟。紫水鸡
这时,一只鸭子从水草间游出来,嘴上有一块黄斑。这可不是斑嘴鸭,而是高黎贡山以西地区特有的南亚斑嘴鸭,老师打趣说:“这鸭子太笨,飞不过高黎贡山。”我成功加上了这一新鸟种。 南亚斑嘴鸭
坐上景区的游船,穿梭在草排之间。赤膀鸭、绿翅鸭、赤颈鸭、红头潜鸭和白眼潜鸭等在身边自在闲游,它们都是迁徙时会路过北京的鸭子,看到它们在越冬地如此安闲地生活,我心中不免感到欣慰。或许,这些鸭子里面就有我曾经在北京相遇过的呢。
赤颈鸭 红头潜鸭和白眼潜鸭
忽然,一池湖水被搅得乱作一团。一只白腹鹞从草间腾空而起,轻飘飘地滑翔在湿地上空,惊起阵阵鸟群。它就是这片湿地的老大,是这里的顶级掠食者,难怪小鸟都对它避之不及。美丽的北海湿地,清澈见底的湖水,金黄的草排,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鸟点缀其中,形成了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卷。 晚上结营,我们组表演话剧,生动地展示了百花岭观鸟经济的发展史,为之前数天的收获做了总结。有的成员就要走了,大家与他们依依惜别。时间过得真快啊,怎么好像我前脚刚到昆明,后一脚就要离开云南了。
2月20日是我在云南的最后一天,我们将抓住最后的时间,到来凤山寻觅腾冲的山林飞羽。与其他腾冲周边的小山丘一样,来凤山也是一座火山。这里植被丰茂,十分适合鸟类生存。来到来凤山的茶花基地,这里是鸟类的聚集地之一。朵朵盛开的茶花上,西南橙腹叶鹎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大群大群的黑短脚鹎也穿梭其中。西南橙腹叶鹎 黑短脚鹎
茶树下,黑胸鸫和蓝额红尾鸲在享受着“早起的虫子”,丝毫不顾旁边那个默默欣赏它们的人。黑头奇鹛三三两两地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纹背捕蛛鸟在花丛间打闹,只见红光一闪,蓝喉太阳鸟转瞬即逝。远处的一棵树上,我们发现了今天的目标鸟种。它红黑相间,背上是暗红色,腹部和尾巴是鲜红色,头是黑的。它瞪着个大白眼,看起来丑萌丑萌的。这是一只雄性朱鹂,是来凤山的特色鸟种之一。
朱鹂
过了一会儿,朱鹂飞走了,另一只黄色的鸟又来了。这回是细嘴黄鹂,它和黑枕黄鹂的区别在于嘴更细、背部发绿。在转瞬间就收齐了来凤山的两种黄鹂,令我激动万分。
细嘴黄鹂
走上来凤山的登山道,还未走远,迎面飞来一波鸟浪。栗臀鳾和火尾希鹛在树干上跳来跳去,一小群云南雀鹛在灌丛间跳跃,灰卷尾一闪而过,紧接着是两只红翅鵙鹛大胆地在面前的树枝上玩耍。继续向前,幽深的林下,蓝眉林鸲和大仙鹟这对蓝色的鹟科鸟时不时闪现,高大的树上,黄腹扇尾鹟上下翻飞。远处传来悠长的红喉山鹧鸪的叫声,近处橙斑翅柳莺则毫不吝啬地高声鸣叫。在鸟儿们的欢唱中,观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了,去机场的出租车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匆忙下山,与这些大山里的精灵做了最后的告别,也对云南的鸟儿们进行了最后的告别。
红翅鵙鹛
什么是生命的庇护所?这次云南之旅,野生生物、人类和平和文化传承给出了解答。年轻的高黎贡山,曾经保护了众多冰河时期逃亡的动植物,让它们的种族延续。如今的高黎贡山,生境多样,动植物丰富多彩。这里时不时便会传出发现新物种的消息。
是的,高黎贡山是一座生物基因宝库,它神秘,它美丽,它是野生生物的庇护所。滇西地区,地势崎岖不平,易守难攻,是战略要塞。这里的每一次战争都是残酷的,都是艰难的,都是惨烈的。高黎贡山,阻隔了多个民族的纷争和仇恨,它,是人类和平的庇护所。滇西交通不便,文化得到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各个民族,各个村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了历经沧桑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是灿烂的,是瑰丽的,高黎贡山,也是文化的庇护所。
这,便是神奇而又可爱的云南。
责任编辑:李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