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质浊度传感器:安装在系统中,用于测量水中浑浊度。

硬件原理图
软件设计:
(1)控制程序算法:开发控制算法,控制系统的运行,根据App传出的数据,进行河水检测的触发,并显示检测结果。
(2)物联网通讯协议:设计并实现与物联网平台的通信协议,确保系统能与远程服务器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交互。
整体方案设计将涉及硬件模块的搭建,以及软件开发,以实现系统的完整功能。通过这个方案,用户可全面监测河流水质,获取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2.2 系统硬件设计
2.2.1 主控制器
本课题选择了掌控版2.0作为主控板,如下图所示。掌控板2.0是一款面向初学者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主控板,它基于Atmel AVR微控制器,拥有丰富的IO接口和易于使用的Arduino开发环境。掌控板2.0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包括数字输入输出口(Digital I/O)、模拟输入口(Analog Input)、串口通信口(Serial Communication)、I2C总线接口等。这些接口可连接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外围设备,为开发者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让我们能实现各种想象力丰富的项目。

掌控板2.0掌控板是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处理。它与能完全兼容的IO扩展板协同工作,扩展板提供了额外的传感器接口和功能,以满足系统对多传感器检测的需求。在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中,掌控板及其兼容的扩展板起了关键作用。
IO拓展板
扩展板提供了额外的传感器接口,使系统可连接更多种类的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TDS传感器、水质浊度传感器等。这样,系统可同时检测多个水质指标,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掌控板与扩展板间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实现了协同工作。掌控板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扩展板则提供了更多的传感器接口和功能,共同完成水质检测任务。
综上所述,掌控板及其兼容的扩展板在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传感器接口扩展和功能拓展,实现了系统的全面监测和数据处理。
2.2.2 TDS传感器
本课题采用TDS传感器(Total Dissolved Solids Sensor),如下图所示,其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含量的设备。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来间接评估水中TDS的含量,从而提供对水质快速、准确的评估手段。

TDS传感器
TDS传感器基于电导率原理工作。TDS传感器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可间接推断水中溶解固体的含量。因此,TDS传感器利用水样中的离子和分子对电流的导电性影响,从而实现对TDS含量的测量。
TDS传感器的作用主要是监测水质变化。水中的TDS含量是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水体的透明度、味道、气味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有很大作用。通过使用TDS传感器测量水样的TDS含量,可及时发现水质变化,提前预警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进行取样操作前,TDS传感器可帮助系统对水质进行预判。通过测量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可初步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为后续的取样检测提供参考依据。在进行取样操作时,TDS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水样中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取样检测完成后,TDS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将被传输至物联网平台,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显示和分析。通过分析TDS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可详细评估水体污染情况,为后续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TDS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还可用于对污染水体样本进行保存。这些数据记录可作为未来研究和监测的参考,有助于建立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水环境保护工作。
总的来说,TDS传感器的作用是通过测量水样的电导率来间接评估水中TDS含量,从而提供对水质快速、准确的评估手段。TDS传感器在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水质取样检测提供关键支持,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3 水质浊度传感器
本系统采用水质浊度传感器,如下图所示,该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中浊度的设备,其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评估水体透明度的方法。

水质浊度传感器
水质浊度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评估水体清澈程度。通过测量水中浊度,可了解水体中悬浮颗粒和溶解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而评估水质清澈程度。
在取样前,水质浊度传感器能提供水体浑浊度信息。这有助于初步评估水质状况,为后续取样操作提供指导。在取样过程中,水质浊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浑浊度。通过监测水体浑浊度变化,可及时发现污染源并对取样过程进行调整,确保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取样完成后,水质浊度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被传输至物联网平台,并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显示和分析。通过分析水质浊度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可评估水体的透明度和清澈度,进一步了解水质状况。
综上所述,水质浊度传感器的作用在于提供对水质清澈度快速、准确评估,水质浊度传感器在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水质取样检测提供重要支持,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2.4 kamoer隔膜泵
本课题采用kamoer隔膜泵,其是一种精密流体控制设备,采用隔膜式泵头结构,可精确控制流体的输送。其特点包括高精度、稳定性好、体积小、噪声低等。
kamoer隔膜泵
通过隔膜泵的运行,系统能准确从河流中抽取所需水样,并确保采样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Kamoer隔膜泵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据系统设定的参数进行工作。这样,用户无需手动操作泵,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同时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性。通过控制隔膜泵的工作,系统能实现对水样采集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了取样的可控性。Kamoer隔膜泵将水样抽取至系统中后,样品可被保存用于后续的检测和分析。泵抽取的样品被精确送入系统中,可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为后续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样品来源。
综上所述,Kamoer隔膜泵在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精确控制样品采集过程,保障取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水质检测提供可靠的样品来源。
2.3 系统软件设计
2.3.1 软件编程环境
本课题在软件编程时,选择了Mind+编程环境。Mind+编程环境是一款专为初学者设计的图形化编程软件。该软件采用了类似积木的图形化编程界面,用户可通过拖拽不同程序块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来创建程序。
在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开发中使用Mind+编程环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图形化编程界面:Mind+提供直观的图形化编程界面,使我们无需深入了解复杂的编程语言和语法,能通过拖拽组件、连接模块等方式进行快速开发,降低学习曲线,提高开发效率。
(2)组件丰富:Mind+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组件和模块库,涵盖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能满足系统开发中的各种需求。我们可直接在界面上选择所需组件,快速构建系统的功能模块,减少了开发的复杂度。
(3)快速原型验证:使用Mind+能快速构建系统的原型,开发者可迅速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效果。通过实时调试和模拟功能,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易于修改和扩展:Mind+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开发者可根据需要随时修改和扩展系统的功能。通过简单的拖拽和连接操作,可轻松调整系统结构和逻辑,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开发中使用Mind+编程环境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开发体验,有利于快速实现系统功能,满足项目的需求。
2.3.2 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深入思考和计划,在软件编写前进行了整个系统工作流程的设计和梳理,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助于减少后期的修复和维护工作,节省时间和资源。
本课题设计的河水污染检测系统使用的工作流程是用户打开手机App,然后通过App的各板块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控制该系统进行河水检测动作。系统配备了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通过两大传感器,可直接检测河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及河水浑浊度,最终将结果反应在显示屏中,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所示。
这个系统工作流程旨在通过多个传感器检测河水水质数据,不仅可全面监测河流水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还可促进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系统工作流程图
2.3.3 物联网平台开发及App程序
本课题使用的是Easy IoT平台,是一个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平台,它旨在简化物联网开发过程,使开发者能更轻松地构建、部署和管理物联网应用程序。
在使用Easy IoT平台进行物联网开发时的一般步骤是先注册一个Easy IoT平台账号,然后登陆平台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在项目中,你可以定义设备、传感器、数据流等相关信息,可添加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执行器或其他可连接到网络的物理设备。而且可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为其配置相关参数。连接设备到Easy IoT平台,需按平台提供的文档或指南配置设备以与平台进行通信。通常,Easy IoT平台支持各种常见的通信协议,如MQTT、HTTP等。一旦设备连接到平台,它们就会开始向平台发送数据。基于收集的数据,进行开发物联网应用程序,实现各种功能。
Easy IoT平台操作

设备连接平台操作操作截图如图所示,其中Topic0为控制信号传输设备,Topic1和2为传感器数据传输设备,可在App和查看详情查看数据。 App程序如下图所示,App程序也需要物联网设备ID。
App程序截图
3.实物制作
再进行以上总体方案设计和软硬件设计后,还制作了相应的实物模型,制作该系统的实物模型需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以下是制作过程的大致步骤。
3.1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根据以上设计,需制作出相应的实物模型。需要的材料如下:
(1)微控制器单元(本系统使用的是掌控版2.0及IO拓展板)
(2)TDS传感器
(3)水质浊度传感器
(4)水泵
(5)充电模块和电池或电源适配器
(6)烧杯(用作测试河水取样)
(7)杜邦线和焊接工具
(8)电池盒或电源连接器
(9)装置开关
3.2 模块连接与组装
将水泵置于装置的最下端,确保其能有效抽取测试水源。然后IO拓展板与主控板进行链接,其次将各传感器与主控板进行安装,确保其能正常运转,以便实时检测河水水质数据。将微控制器单元、充电模块和电池或电源适配器连接起来,确保所有电子组件能正常供电和通信。使用杜邦线和焊接工具连接各个组件。
4.系统实验与分析
4.1 系统测试方案
4.1.1 河流水质数据检测测试
目标:验证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测试步骤:取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水逐一检测,其中包含无污染河水、低污染河水及重度污染河水。使用实物模型逐一检测,并记录测量结果。比较测量结果与实际污染程度,评估传感器性能。
4.1.2 整体性能测试
目标:综合评估设计的实物模型的整体性能。
测试步骤:在不同的真实室内环境中放置设备,测试系统在不同环境时是否能正常使用,评估系统性能稳定性。
4.2 测试设备
为验证以上测试方案,我们需准备以下设备:
(1)模拟河水源
(2)环境干扰源,例如信号干扰等
4.3 测试数据
4.3.1 河流水质数据检测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将系统在三种不同污染程度的河水中测试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的准确性,我们的系统都能保持较小误差率,可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表1 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准确率

高质量的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通常具有较小的误差范围,可能在实际值的范围内有很小的偏差,通常在5%或更低,本次测试平均误差小于5%,可在系统中较为精确地检测河水污染程度,从而更准确地提供相关数据。 4.3.2 系统性能稳定性
在真实的室内环境中放置设备,反复制造多种环境情况,判断系统能否准确检测河水的污染程度,以此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表2 系统稳定性测试结果

在进行多组测试中,系统基本成功地连接物联网并准确识别发出的指令,这表明系统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具备可靠性能。 4.4 结果数据分析
在进行不同河水污染程度下的TDS传感器及水质浊度传感器准确性测试时,我们观察到系统能保持90%以上的准确率。具体来说,平均误差仅为2.175%,远低于通常认为高质量传感器的误差范围,通常在5%或更低。这意味着我们的系统可提供精确的河水污染数据,从而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系统性能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系统基本能连接物联网及正确识别用户发出的指令,并且成功率为80%,这表明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基本具备了可靠的性能,为用户提供了一致的服务。
总的来说,以上的结果数据分析表明,我们的系统在检测准确性、系统性能稳定性方面性能卓越,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了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用户满意度。
5.总结与展望
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多种传感器技术对河流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同时采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如TDS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等,实现对水质的全面评估。这种综合性的监测系统能更准确地识别水污染类型、程度和来源,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未来,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有望在以下方面继续发展:
(1)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预期传感器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包括更高的准确度、更广泛的监测范围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2)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的优化:未来发展将更注重数据处理和智能算法的优化,包括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对异常情况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3)应用场景的拓展:除了河流水质监测,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水域环境监测,如湖泊、水库等,以及工业和城市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合来看,基于多传感器检测的河流水污染检测系统在水环境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将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1]郑仙珏.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管理[J].净水技术,2017(10).
[2]王文华,岳维光,王宇飞,谷伟豪,赵太飞.多传感器无线智能水质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6(07).
[3]李建辉.基于GPRS水质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09.
[4]叱婵娟,陈忠孝,秦刚,等.多传感器智能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37(09):97-101.责任编辑:李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