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控积水:当排水系统会“思考”(作者:张泉琳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05 16:04:25
    小字号

智控积水:当排水系统会“思考”

作者:张泉琳(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一、发现问题
        我生活在沈阳,每逢下雨,常看到小区门口或学校附近的低洼路面积水,老人和小朋友路过时不得不小心翼翼,汽车驶过水坑还会溅起大片水花。如果积水再深点,车都得被困住,交通全乱套,更别提桥下的积水。有次下雨,我看新闻里说很多城市发生内涝,道路成河,救援车都进不去,好多人只能在车里、屋里干着急。这些日常和新闻里的场景,让我明白积水问题不仅影响出行,更关乎大家的安全和生活秩序的“大问题”。
        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智能家居和智能机器人到处都是。我不禁思考:能否用“智能”的办法,把积水的事儿管起来?要是有套系统,能像给道路装上“眼睛”和“嘴巴”,“眼睛”盯着积水涨没涨,涨到危险程度就用“嘴巴”(灯光、语音)提醒大家躲开,并通知市政部门及时排水,不就能少点危险、少点麻烦嘛!
        我查资料后发现,好多城市内涝、积水引发的事故,就是因为预警不及时、排水跟不上,所以我希望设计一套“智控积水安全预警排水系统”,用科技给大家的安全和出行保驾护航。我希望解决的是:城市暴雨天气下,因道路和低洼积水区域无法精准、及时预警和高效排水,导致行人涉水触电、车辆被困、交通受阻,甚至引发生命财产损失的问题。
        二、设计与制作
        我的作品安装了液位传感器,可精准探测积水深度,实时在大屏幕上显示。当积水深度达到3厘米时,路段两端的LED警示灯亮起黄灯,较慢频率闪烁,提醒行人和车辆谨慎通行。积水深度达到5厘米时,LED警示灯转为红灯,闪烁频率加快,同时语音播报“积水较深,禁止通行”。若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辆或行人无视警示进入积水区域,则会发出尖锐警报,并向附近市政管理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在排水方面,当积水超过3厘米时,第一个水泵自动启动,将水抽至路边用于浇花;超过5厘米时,第二个水泵也开始工作,将水抽入蓄水池。
        考虑到模型尺寸与防水要求,模型中设定的3厘米相当于实际积水10厘米,5厘米相当于实际积水20厘米。
        制作过程图片如下:

制作过程图

 

作品原型图

        三、小结与展望
        我的作品着眼于城市积水治理的痛点,为不同群体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对市政排水、应急管理及交通部门而言,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分级预警-智能排水”闭环,实现积水数据共享与跨部门协同。例如自动向市政推送险情信息,助力高效调度资源,降低人工巡查成本;对普通市民,LED 警示灯与语音播报有助于提前规避漏电和车辆被困等风险,尤其保障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出行安全;对物流、建筑等企业,定制化预警功能可减少因积水导致的生产中断,降低经济损失;对技术维护人员,设备故障预判与智能诊断功能可提升运维效率,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电路连接原理,将导线与模块像“串糖葫芦”一样理清正负极;爸爸妈妈协助采购传感器和3D打印材料,及时更换故障零件;在技术方面,系统采用“太阳能板+锂电池”组合供电,并加装了简易过滤装置以减少杂物干扰,有效提升了系统稳定性。
        最初,我的创意源于新闻中积水漏电引发的悲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为民”的意义。如今,这一作品已从“想法”变为守护安全的实用工具。未来,我计划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一是融入现有交通监控系统,通过导航软件为司机规划避积水路线;二是增强极端天气适应能力,提升传感器抗腐蚀性,使其适配沿海、工业区域;三是扩大应用范围,将系统推广至老旧小区、隧道等易积水区域,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让“智能防涝”惠及更多人。

在全球发明大会现场讲解与演示

责任编辑:李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