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湿滑提醒器
作者:陈翀浩(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
一、发现问题 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学校等场所的楼梯常因潮湿而变得湿滑。我已多次目睹有人在湿滑的楼梯上滑倒,这种情况令人十分担忧。若在人流密集时摔倒,如车站到站时段或学校上下课高峰,轻则可能导致擦伤、扭伤,重则可能造成头部受伤,甚至引发踩踏事故,安全隐患极大。
为了解湿滑楼梯导致摔跤的现象是否常见?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是否存在社会价值?我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选取20人作为我的调查对象。问卷结果显示:65%的受访者有过在湿滑楼梯上行走的经历,80%的受访者曾因此摔跤或目睹他人摔跤。多数人表示会避开积水、小心慢行;75%的受访者希望设置楼梯积水提醒装置,85%的受访者期待具备自动检测与提醒功能,75%的受访者建议在公共场所安装此类提醒装置。这些数据表明,楼梯湿滑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在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见大家对这一安全隐患普遍关注,也说明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和解决。
二、设计与制作
为解决楼梯湿滑带来的安全隐患,我构思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最初设想是在楼梯扶手上放置拖把,供行人自行擦拭积水,并铺设防滑垫。通过查询资料和实地考察,我发现市面上已有不少防滑产品,但多采用物理防滑方式,如铺设防滑垫。我认为该方式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只能在人已经走到湿滑位置后,通过增加摩擦力降低滑倒概率;其二,保洁人员难以实时了解湿滑具体情况,工作负担大,且在人流高峰时段实施不便。
方案二:基于课堂所学的电路与编程知识,我提出采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与安全性的解决方案——楼梯湿滑提醒器,实现智能检测与双向提醒。
该系统分为保洁端与楼梯端:
(1)保洁端:当楼梯出现积水时,系统通过蜂鸣器提醒,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具体位置。保洁人员确认后蜂鸣停止,确保及时响应。
(2)楼梯端:当有人靠近时,人体传感器触发,自动播放“地面湿滑,请小心行走”的语音提醒,并配合灯光警示,提升行人安全意识。
上述保洁端和楼梯端使用了LED灯、雨滴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按钮模块、语音播报模块、蜂鸣器、显示屏等电子元器件。具体如表1所列示。
表1 使用的电子元器件
将上述元器件通过电路连接(图1),编写代码后,我先手绘了物理模型草图(图2),再使用3D打印制作出最终物理模型(图3)。

图1 连接电路

图2 绘制模型

图3 作品原型图
三、测试和效果为验证 “楼梯湿滑提醒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我进行了多轮功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具体如下:
(一)功能测试
1.积水检测功能测试
①在楼梯模型上模拟下雨场景,用湿纸巾模拟积水,观察雨滴传感器是否能及时检测到积水;
②结果:传感器反应灵敏,能在几秒内触发报警机制。
2.保洁端报警与定位测试
①模拟不同楼层积水情况,观察显示屏是否能准确显示位置,蜂鸣器是否同步报警;
②结果:装置能准确显示楼层信息,报警提示清晰可靠。
3.行人提醒功能测试
①使用人体移动传感器模拟有人靠近湿滑区域,测试语音模块是否自动播报“地面湿滑,请小心行走”,同时LED灯是否亮起;
②结果:语音播放清晰,灯光提醒明显,提醒效果良好。
4.按钮确认功能测试
①模拟保洁人员看到报警后按下“确认”按钮,测试蜂鸣声是否停止,系统是否恢复正常;
②结果:操作简单直观,确认后警报立即关闭,系统恢复稳定状态。
该作品通过智能感应与提醒机制,实现积水及时处理与安全预警,提升了管理效率与安全保障,具有创新性。但我进一步思考后,发现仍有改进空间:目前依赖电池供电,续航时间有限,长时间使用需频繁充电。未来可考虑引入太阳能供电系统或低功耗芯片,以延长续航时间。
四、小结与展望
平时学习时,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用所学知识造福社会,留心生活中的细节。我发明“楼梯湿滑提醒器”的初衷,正是以科技手段帮助人们避免生活中的意外,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我希望将来能继续创造,探索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