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使者
作者:唐智芃(深圳实验光明学校)
一、发现问题 作为班长,有一次我去办公室送作业时,无意中听到班主任跟其他老师聊天说:“又到暑假了,时间那么长,教室里的花花草草该怎么办?估计又要枯死不少!”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这让我想到了我家的情况。
我们家也特别喜欢养植物,阳台上摆满了各种花草。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我和爸爸妈妈都特别有成就感。可是,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家都喜欢旅游,每次出门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回来时常常发现很多植物都枯萎了,特别让人心疼。
虽然我们也试过一些办法,比如用倒置的水瓶加棉绳来引水,但这种方法不够智能——不能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自动控制水量,而且水量也常常不够。于是我就想:如果能做一个自动判断是否需要浇水,还能远程控制的小装置,那不就能既帮家里照顾植物,又能帮助保护教室里的花草了吗?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小发明之旅。
二 、设计与制作
在科学课上,我学过基础的电路知识,也系统学习了Python编程。运用这些知识,我制作出了我的作品——“护花使者”。当土壤湿度检测探头检测到花盆的土壤变干时,系统会自动浇水;等土壤变得湿润后,系统又会自动停止浇水。水泵停止的“呜呜”声,就表示“盆栽已经喝饱水啦!”如果家里没人,我可以打开手机上的远程控制功能。只要在手机上点一下“开”,系统就开始浇水;再点一下“关”,它就会立刻停止。如果想给植物浇固定的水量,比如100毫升,只需输入数字“1”,浇水完成后还会亮灯提醒。
另外,系统还会根据天气情况来调整水量。如果阳光很强、温度很高,它就会多浇一点水,因为这时水分蒸发得快;如果是阴天,温度低,或者土壤本来就不太干,它就会少浇一点水,避免浪费。这些信息都会显示在屏幕上,包括土壤的湿度、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一目了然。为了更环保节能,我还加装了一个太阳能板和电池,这样就可以利用阳光发电,不用担心耗电问题。另外,我准备了一个小水桶来装水,里面装有水位检测装置:水多时亮绿灯,水少时亮红灯,提醒我们及时加水。水桶上面还安装了一个雨水收集器,可以在下雨天收集雨水进行补给,从而节约水资源。
制作过程图片如下:

制作过程图 作品原型图
三、小结与展望
刚开始做电路的时候,我很兴奋,但真正动手连接时才发现问题很多。比如:土壤湿度检测探头有时不工作,水泵启动不了或出水不稳定,手机远程控制经常没反应,显示屏显示的数据不准确…… 这些问题让我一度很着急,甚至有点想放弃。但我没有停下来,而是请教了老师和妈妈,一起研究怎么接线,怎么修改程序。
最让我开心的是,当我终于让系统稳定运行,看到植物真的能“自己喝水”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发明家!
通过这次制作,我不但学到了传感器、编程和电路方面的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怕,只要肯动脑筋、不断尝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虽然过程不容易,但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帮助植物健康成长,还节能环保,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李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