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学生对做好事的看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多多益善”(作者:曾凡依 上海市复旦中学 指导教师:邬晓敏)

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08 10:07:07
    小字号

某中学学生对做好事的看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多多益善”

作者:曾凡依  上海市复旦中学   指导教师:邬晓敏

一、研究背景

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反映了个人价值观的倾向,同时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面临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他们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更加复杂和多元的特征。以某校中学生为样本研究该校中学生的社会行为,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还能为教育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研究问题

        1.该校中学生在面对“做好事”的选择时,是更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多多益善”?
        2.哪些是该校中学生在面对“做好事”时态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3.该校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两种态度的中学生,在实际行为上有哪些显著差异?
        4.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促进更多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

三、文献综述

1.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根据李娟在2021年的研究,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社会、集体、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它是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

2.中学生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

        根据杜平(2016年)的研究显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行为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化倾向,更多地从个人利益出发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社会行为,如在面对群体活动或公共事务时,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或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青少年在社会行为中的逆反心理也比较普遍,尤其是在面对与自身认知不符的社会规范时,容易产生对抗心理。
        根据岳鹏珍(2012年)的研究显示,青少年在社会行为中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往往受到他们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呈现一定的多样化特征,其中包括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和对精神生活的忽视。这些现象表明,青少年的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内在价值观的制约​。

3.“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的态度分析

        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面对社会责任的选择,主要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
        在本研究中,“做好事”不仅是指单纯的社会服务或公益行为,而是代表了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或社会责任,它是一种激励个体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然而,中学生在面对美善之事时,往往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虽然有志向奔赴美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能力、资源或环境的限制,而感到无法达成目标。这种矛盾的存在,促使他们在行为选择上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一态度可以被理解为中学生在面对美善之事时的一种退缩或逃避。他们可能被美善所吸引,但因自身能力的局限或环境的压制,感到无法实现其志向,最终选择不作为或少作为。与之相对的,“多多益善”则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这种态度的学生被美善之事深深吸引,并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去接近和实现这一理想,即便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这两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在面对美善之事时,思辨与行动之间的张力。前者侧重于思辨,认识到自身与美善的距离,因而选择退缩;后者则更侧重行动,即便明知自身能力不足,仍然选择不断前行。这种张力揭示了中学生在追求美善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矛盾。
        通过对这两种态度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中学生在面对美善之事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更深刻的理论依据。

4.文献总结与研究空白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
        (1)对具体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不够深入: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讨论,缺乏对具体社会行为类型(如公益活动、群体合作、社会责任感等)的细致分析。
        (2)缺乏长时间纵向研究:多数研究是基于某一时点的调查,缺乏对青少年社会行为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趋势的追踪。
        (3)文化背景差异的探讨不足: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较少,难以全面揭示文化对中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探讨当代中学生对“做好事”的看法,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两种态度的分布及其成因。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样本数据,了解中学生在面对“做好事”时的态度倾向。问卷的设计将涵盖多个维度,包括个人背景信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可能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问卷调查的样本将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中学生,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2.问卷设计

        为了获取全面的研究数据,本研究针对某中学学生设计了一份结构化的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等;
        (2)态度倾向:在面对社会责任和做好事的情境时,学生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多多益善”的倾向选择等;
        (3)影响因素调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
        (4)实际行为表现:学生过去一年中参与社会服务或公益活动的次数、类型及参与动机;
        (5)动机分析:出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遵循内心道德准则/同情怜悯他人而选择行善;
        (6)情景选择:模拟典型场景,使受访者更有代入感,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7)开放性问题。

3.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主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涵盖了中学生对“做好事”的态度及其背后的动机,以及影响这些态度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问卷共19道题,包括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调查对象为某中学的学生,涉及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样本。问卷分发后,收集到了44份有效答卷。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了描述性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对“做好事”态度的总体分布。其次,利用交叉表和卡方检验分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学生态度选择的影响。对于开放式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编码和分类,以识别主要的态度倾向和影响因素。

五、研究结果

1.中学生对“做好事”态度的总体分布

        根据问卷数据,有61.36%的学生更倾向于“多多益善”,愿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38.64%的学生则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倾向于避免麻烦。此外,68.18%的学生表示在看到老人跌倒时会选择帮助,而31.82%的学生选择不帮助。
        尽管多数学生愿意扶起老人,但他们的行为动机和顾虑也反映了当前社会氛围中对碰瓷事件的担忧。选择帮助老人的学生中有63.33%的人表示,尽管担心可能会被碰瓷,他们还是会选择帮助老人,主要是因为老人倒在斑马线上有危险。这表明,尽管碰瓷风险存在,这些学生仍然将他人安全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明确表示不会扶起老人的学生中85.71%的人担心可能会遇到碰瓷情况。

图1: 对于做好事的总体态度数据图

 

图2:对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这一具体场景的决策数据图

2.影响态度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响47.73%的学生表示父母经常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服务,并且家中有参与公益活动的榜样,这类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做好事。相比之下,那些父母不鼓励或家庭中没有公益榜样的学生,其做好事的动机较弱。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态度形成中起到了显著作用。36.36%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组织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活动,而这类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相对而言,那些学校此类活动较少或从未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意愿较低。
        (3)媒体的影响媒体在塑造中学生对“做好事”的态度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观点碰撞对学生的行为选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纸,通常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传统媒体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道德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新闻报道中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表彰,以及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曝光,通常能够引发公众的关注并鼓励青少年效仿。然而,由于传统媒体的内容通常是由专业机构管理运营,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其影响较为宏观和整体,难以与个人的具体情境产生直接互动性联系。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和新媒体则提供了更为个性化和互动性的内容传播方式。自媒体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个人和小型组织能够自由发布内容,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价值观输出,比如搀扶摔倒老人可能会面临碰瓷的风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借助算法推荐和用户互动,能够迅速传播信息并影响用户的行为和态度。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往往更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和兴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图三:“老人碰瓷”类阅读“10万+”文章的搜索截图

        在研究中发现,45.45%的学生表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与公益相关的内容,并因此受到影响。这表明新媒体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交媒体的互动机制,如“点赞”“分享”“评论”等,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影响,使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参与者。
        然而,新媒体的个性化推荐机制也可能导致信息的“回音室效应”,即学生可能会接收到更多与其已有观念一致的信息,从而强化特定的行为倾向。这种机制有时可能使学生在面对“做好事”时更加谨慎或犹豫,特别是在负面新闻或社会不公事件频发的背景下。
        总体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和引导中学生行为方面发挥着互补的作用。传统媒体通过宏观叙事引导主流价值观,而新媒体则通过个性化和互动性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两类媒体的优势,通过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在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4)个人经历的影响

个人经历也对学生的态度选择产生了影响。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参与过3次以上社会服务或公益活动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做好事是出于个人内心的道德准则,而不是社会的要求。

3.不同态度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影响

(1)社会互动

那些倾向于“多多益善”的学生更容易参与社会活动,并且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更强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这些学生在学校和社区中通常拥有更高的社交地位。

(2)个人成长

参与社会服务的学生通常表现出更强的个人成长动力。他们不仅在学业上表现良好,还展现出了更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些学生认为,参与社会服务有助于他们发展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讨论

1.研究发现的总结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做好事”的态度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多重影响。大多数学生倾向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避免麻烦。社交媒体和家庭榜样对学生态度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2.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样本量有限,主要集中于某一学校,结果可能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此外,问卷调查的方法依赖于自我报告,可能存在社会期望效应。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并结合访谈等质性方法,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中学生态度的因素。

3.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范围,涵盖更多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中学生,以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此外,可以引入纵向研究设计,追踪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深入了解这些变化的潜在原因。为了减少问卷调查的社会期望效应,可以结合访谈或焦点小组等质性研究方法,获取更深入的个体体验与见解。此外,未来研究还可以探讨社会媒体内容的具体类型如何影响中学生的态度,以及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七、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本研究发现,中学生对“做好事”的态度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经历以及媒体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具体而言:
        (1)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导和家庭中积极榜样的存在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那些在家庭中经常受到鼓励参与社会服务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多多益善”的态度。
        (2)学校教育:学校通过社会责任相关课程和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然而,学校活动的频率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做好事”的认知和实践。
        (3)媒体影响:媒体的影响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部分。传统媒体通过宏观叙事,传播主流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新媒体则通过个性化推荐和互动机制,深刻影响了学生的行为选择和态度。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使得学生在信息传播和观点形成中扮演了更为积极的角色,但也带来了信息回音室效应的问题。
        (4)个人经历: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显著影响了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参与次数越多的学生,越倾向于将“做好事”视为内心道德准则的体现。

2.相关建议

        (1)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家长应积极参与并鼓励子女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升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应增加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理解和践行社会责任。
        (3)积极引导媒体宣传: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帮助他们识别信息中的偏见和回音室效应,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同时,传统媒体应继续发挥其在引导社会风尚中的作用,提供更多积极的社会行为示范。
        (4)注重学生个人经历的积累: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通过实际体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成长动力。
这些建议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共同促进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海娟.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新课程,2021(02):232-233.
[2] 杜平.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
[3] 岳鹏珍. 当代青少年个人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2(05): 64-69.
[4]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02):134-138.


责任编辑:李银慧